介绍兜率净土法门

介绍兜率净土法门 成一长老 弥勒历史 智光经云:过去古世有弥勒如来,在众华敷世界,成等正觉时。有智光明仙人,最初闻古弥勒佛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起而问难,不为所屈,乃发心皈依,并誓愿成佛,亦名弥勒。又其初生,即不食肉,故号慈氏。梵语弥咀利耶,华语译音弥勒,义是慈氏,又称阿逸多,华语译曰无能胜,谓菩萨慈心利生,没有能胜过他的。 当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时,弥勒菩萨与释迦佛,同时出生在印度。弥勒生于南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婆罗门家。菩萨初生时,即具足三十二种大人之相,聪颖超群。为欲化度父母族人,发心依佛出家,未久即能通达一切经典,从佛游化,以诸色像,普门示现。后在法华会上,助佛宣化,蒙佛授记。十二年后,上生兜率,建立天宫净土,接引天宫行人,同归法化。后于娑婆时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娑婆世界,次补释尊,示成佛道。龙华三会,度人无数。 历史传说,梁朝时代的傅翕居士,是弥勒菩萨的应化身。曾有梵僧问他;“吾与汝同在释尊前立誓,同生兜率,化诸天众,何时当归?”翕曰:“当以度生为急,何暇思天乐耶?”傅居士逝世,有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又在临终前,对大众曰:“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会,次补释迦世尊也。”人乃知其本迹。 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曰;“明州奉化,布袋和尚,号契此。为人不拘小节,常携一布袋,游化市缠,见人即乞衣服、饮食,悉入袋中,亦未见其取用,人号之为长汀子。”尝卧雪中,雪不沾身,人皆奇之。示人吉凶,无不灵验。有保福和尚,问其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曰;“更有向上事否?”师负袋去。又有僧问:“和尚于此作什么?”师曰:等个人来,曰:人来也!师曰:汝非是此人!师临终坐磬石上,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 兜率净土 弥勒菩萨,于上生兜率天宫之后,以其历劫修集之福因,感得天宫庄严净土。当弥勒菩萨蒙佛授记,上生兜率天宫之后。众天子虔诚礼敬,发誓愿已,即以宝珠天冠,化成各种宝物,及天宫殿,而为供养。时有天神,名牢度跋提,愿为菩萨建善法堂。愿已额上,出生五百亿宝珠、琉璃等,彼诸摩尼宝珠,旋转空中,化作四十九色微妙宫殿,其诸栏楯,皆七宝成,栏楯之间,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天子天女,各化万亿七宝莲花,花上放光,无量光芒,光中天乐,不鼓自呜,乐声所演,都是讲的:四弘誓愿,十善业道、四无量心等五乘教法,闻者皆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时诸宫殿,垣墙之中,有琉璃渠,渠皆五百亿宝珠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绕梁栋间。 兜率七宝宫中,有狮子座高四由旬,皆以阎浮檀金,及以白银、升璃、玻璃、赤珠、玛瑙而严饰之。狮子座的四角上,化生四色莲花,所有的莲花,皆是百宝庄严而成,其宝各放百亿光明,非常美妙。五百亿,众宝庄严之法座,宝帐。四维上下,各有万千大梵天王,各持名贵珠宝,化作宝铃,悬诸宝帐,并以罗网,覆其上。时有无数天子、天女,并诸眷属,各执宝花,散狮子座,其座四角莲花之中,自然化生四百宝女,手执白拂,周围侍立。宫殿四角,有大宝柱,柱中各现百千楼阁,皆以摩尼宝珠,以为交络。各楼阁中,都有百千美妙天女,手执乐器,演扬著:苦、空、无常、无我的,诸般波罗密。时十方诸天,报尽往生兜率天宫,亲近弥勒菩萨,进修佛道。时又有宝幢、华德、香音、喜乐、正音声等,五大护法天神,各执以一兆劫数,说不尽的各种不同的珠宝莲花,妙音、音乐、梵呗,妙庄严具,庄严宫殿内外,及大环境,上供弥勒菩萨。乐中演扬出: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以至六度万行,无量善法,利益众生。修学佛法的人,见色、闻音之后,心皆清净。以上简述兜率净土的一切庄严,若广说者,释迦世尊曾说:“穷一小劫,也难说尽。” 往生条件 弥勒净土的一切庄严,但看以上所说宫殿、宝渠,美妙音乐,诸庄严具,可以说,并不逊于极乐净土。而往生弥勒净土的条件,又怎样呢?下面再来介绍一下: 弥勒上生经云:佛告优波离说:“若有比丘僧及诸大众,真发菩提心,不厌生死,愿处三界,利乐众生,期生兜率净土者,或求无上菩提者,或望亲近弥勒慈尊,随佛下生,助佛度生者,当作如下观察、修持: 若有皈依弥勒菩萨者,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见佛光明,即得授记。 若求灭罪业者,未来众生。欲生兜率天者,当作是观:观弥勒形像,及天宫庄严,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若人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龙华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道心。以下五法,应如实修: 第一、皈依三宝,精勤修诸功德,不损威仪。严持五戒,扫塔涂地,庄严道场。以众名香、妙华,供养佛法僧三宝,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大乘经典。 第二、在家二众,严持五戒外,应持八关斋戒。如不著香花鬘及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等,依之严持不犯。 第三、受具足戒,此指出家众而言,如沙弥(尼)的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都要完全受持,方为具足。 第四、要身心精进,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心存慈悲利济众生,誓为众生受各种苦,持念弥勒圣号,求愿往生。 第五、要勤修十善业道,广利众生,此乃生天正因,读诵弥勒上、下生经,诸大乘经,忆念天宫净土庄严,求愿往生。 行者能依照以上五种法门,精进修持。不作异想、异行,誓愿要与弥勒慈尊,本愿相应,方能如愿往生。 另外,弥勒慈尊,悲愿无量,诸恶众生,只要能虔心忏悔,发愿,称念弥勒菩萨圣号,临命终时,也能如愿往生。 其实,按照经文显示,往生弥勒净土的法门,太方便了。除前面所列几项要则外,只要是在释迦世尊佛法中,结了佛缘,即使是一念善心,睹见佛像,其人即使不知道敬信三宝,将来也都可以随愿往生。还有一类修学大乘佛法,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者,临命终时,有人劝他念弥勒菩萨圣号,也能顺利往生。 总之,往生兜率净土之易,读了如下一段经文即知其梗概。经云:“欲往生者,但能闻是菩萨大慈名称,造立形像,以诸香花供具,诚心供养,礼拜,系念。是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诸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菩萨,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净土比较 在佛教的大藏经里,具体介绍佛国净土的,有三部圣典:一是大家最熟悉的,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净土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十六观经;其次是弥勒菩萨上生、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那是介绍一见人就笑的弥勒菩萨兜率净土及人间净土的;还有一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维摩诘经,所介绍的阿閦佛国净土,亦名妙喜净土。弥陀净土在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阿閦佛,亦名阿閦鞞佛,他的妙喜世界,离娑婆世界,有一千佛刹那么远,彼佛今现在说法;弥勒净土。离我们最近,在本土二十八重天中的第四天---兜率陀天,弥勒佛于娑婆世界,亲闻释尊说法,授予菩提之记后,即上生兜率,度彼天人众,五十六亿万年后,下生娑婆,次补释尊,成等正觉,龙华三会,度人无数。 往生条件之比较:欲生阿弥陀佛净土,必须要信、愿、行,三资粮具备,执持弥陀圣号至一心不乱。蒙佛接引乃可往生,唯上品上生者,乃能一生彼土,即可见佛;中下品者须历一生、多生,乃至十二大劫,方得花开见佛。阿佛净土往生条件,比较方便,只须精修六波罗密,称念彼佛名号,即得往生,一生彼国,即得见佛。弥勒菩萨之兜率净土,往生修件,极其方便,分为两种:一是现生天上净土,若有众生不厌生死,乐生天者,欲为弥勒菩萨弟子者,但能严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思惟兜率天宫,庄严妙乐,称念弥勒圣号者,求愿往生,临命终时,弥勒菩萨放光接引,即得往生。二是往生未来人间净土,此有两条途迳:是一般凡夫,现在死后,上生兜率天宫净土。是留在人间,不厌生死轮回,方便救度众生,待至弥勒下生成佛,皈依慈尊,即生人间净土,蒙佛授记。是时人寿满八万岁。 以上三种净土比较,弥陀净土距离遥远,往生条件严谨,要具修三资粮,四十八大愿行等,方得往生。属易行道中的难行道;阿閦佛净土,距娑婆较近,条件亦较方便,但仍须具修六波罗蜜,四弘誓愿,自行清净愿,佛国清净愿等。十二大愿,亦说十八大愿的细密功夫,亦可谓是易行道中的难行道。至于弥勒净土,那就太方便了,其本愿唯须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业道”。勤修功德,修戒定慧三无漏行。即得往生。此佛本愿,在积极建立人间净土,所以较适合现代人间众生之须求。这真是最极方便的“径中径又径”了。 弥勒与华严之关系 华严经要解云:此经所诠,以毗卢法身为体,以文殊妙智为用,依智断习,则普贤妙行为因,习尽智圆,则补处弥勒为果。一藏体要,不离此四。故以毗卢为教主,所以立体也;以文殊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贤发妙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信住行向地)而终,乃见弥勒,所以示果也。然大经之体用因果,必依毗卢、文殊、普贤、弥勒,何也?梵语毗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为清净法身,在人为本觉妙性,华严以此为体者,直欲众生,见妙性而证法身也。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在佛为普光大智,在人为观察妙心,华严以此为用者,则欲众生明妙心而证大智也。普贤者,德无不曰普,佑上利下曰贤,在佛为真净妙行,在人为尘劳业用,华严以此为因者,直欲众生,翻尘劳而成妙行也。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在佛为补处之主,在人为数取之身,华严以此为果者,直欲众生,离数取而趣补处也。 又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蒙弥勒菩萨接引,进入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给予弥勒菩萨,于五十三种伟大的佛法成就,由衷的赞叹。称许如此伟大的庄严楼阁,是住于如是等诸功德的圣者之所住处。弥勒菩萨也接著以一百一十三颂的经文,向大众赞扬、介绍善财童子的佛法修养,功德成就。其中并有五颂经文,是弥勒菩萨给善财童子授菩提记的预言:这是五十三参中的第五十一参,也是最后毕业一参的故事,从此一故事,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弥勒菩萨在华严法门中的地位之尊崇了。 法华会上,亦曾记载弥勒菩萨,在然灯佛弟子中,名曰求名。是人当时虽不甚精进,但以种诸善根、福德、因缘,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以是因缘,乃能参与今此法华大会,为发起众之代表。并蒙释尊授予菩提之记。补处释尊之后,将来此土作佛,号慈氏如来。由此可知,弥勒菩萨,不是一位普通菩萨,而是我们娑婆世界,候补释迦佛之后成佛的一位“储佛”之尊也。 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 弥勒上生经说:佛告优波离:“弥勒先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出生。出家后,辅助释迦牟尼佛弘演佛乘,普度众生,得蒙释迦世尊,授予菩提之记。却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至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禅定。“上生兜率天宫。”同经又云:“阎浮提人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阎浮提。示成示觉,应化人间,使成净土。”这是现代世界人类,所极盼实现的理想世界。祝愿弥勒慈尊,早日到来! 据以上各经所载,弥勒净土有兜率净土,与人间净土的两种净土。弥勒的第一种净土,在兜率天宫,已如上说。第二、人间净土之说,人们对它不无生疏之感。此说早在民国初年,即已有太虚大师等,力加提倡,例如当时常见的两句佛教标语,就有“弘扬大乘佛法,建设人间净土”的说法。假设再向上推,则弥勒净土法门,远在晋代,就有慧远大师之师,道安和尚,倡导于前;继有唐之玄奘、窥基诸大师,弘扬于后。惜自赵宋以降,禅宗大兴,弥勒法门,乃隐而不彰。迨至近代,又有弘教大德,如太虚、虚云、慈舟、慈航诸大师,均加崇重,纷纷发愿,以兜率净土,为上生标的,并愿追随慈氏如来,下生人间,龙华三会,普度释迦佛法中,已种善根因缘之诸苦众生,并皈正觉,同建人间净土。倘如再向上推,则此弥勒法门,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已有知名大德,如无著、世亲等诸大论师,先后著论如以弘扬,使弥勒法门,显扬五天,及至法华会中,释尊授弥勒以菩提之记,使之成为娑婆补处之佛。弥勒法门,早随释尊圣教,传五大洲矣。若在宝岛,经慈航法师等弘扬,向来不为人知的弥勒法门,亦得应时传播,其传法门人中有浩霖,印海诸大师,能继师志,戮力宣传,或开座演讲,或流通遗教;太虚大师弟子,默如、演培诸长老,亦曾开演弥勒大成佛经,且有讲记传世。总之,弥勒净土法门,人间净土之思想,殆为今日佛教学人普遍重视,并力加弘演,成为广受欢迎之新思潮。 往生弥勒净土的具体修法 发大乘菩提心 上生经疏题序中窥基大师说;“诸天胜妙之处,佛经中介绍了很多地方,一生补处菩萨,何独求居兜率?”他解释说;“知欲乐之满足,容易养求厌离心,同时此天,也有菩萨居中劝化故!上界、恶趣,既无佛现,不如知足故,三际诸佛,皆同住故。 兜率净土,利益如是,故应发大乘心,求愿往生。何况求生兜率净土,修行方法不难,欲求速成菩萨道者,应以此土为皈依处!兹特简介修行方法如下: 经云:“若有比丘及诸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戒,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这段经文,佛从心行方面,提示的修法:一、是意业方面的修法,这也就是发大乘心。其一、乐生天者,为得亲近弥勒慈尊故。其二、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求大菩提果,必于大菩萨所,听闻大法,修胜行故。其三、欲为弥勒作弟子者,愿于浊世,作善利行,效弥勒慈心,广救济政。 二、作是观者下,是属行修方面的启示,修行应从持戒做起,所以佛要修弥勒净土法门的行者,应从合手人伦道德的方面著手,所谓五戒、八斋、具足戒、都是维系身心,远离恶业的修法,身能持戒,心就不放逸,而精勤道业,但菩萨所以修行,旨在救度众生,所以为了接近众生,不求断于烦恼结缚,所谓“留惑渊生”是也。但身口意三方面的十善业,是要认真修持的,因为这是生天的基本要求。 以上经文所示,是佛指示我们起修的心、行准备。使我们有了正确修行认知后,再来提示正式修行方法。 修往生净土行 上生经云:“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功德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弥勒菩萨,放光接引,花开见佛,得闻佛乘。” 文中自“精勤修诸功德至读诵经典。”为六事修行法,其第一事,修诸功德者,窥基大师谓“即供三宝之敬田,孝顺父母师长之恩田,及布施贫穷之悲田等三种福田所作业。”修菩萨道者,修此三种福田,自然会得莫大的功德。第二、即“坚持诸戒行,自住轨则”等,行者若能于所受五戒、八戒、具足戒等,依律严持,自能具足威仪,心不妄动。第三、即修饬道场,使整洁庄严,令人见之生恭敬心。第四、香花供养,是为对佛菩萨表达敬意,人能广修供,自能增长福德,第五、三昧正受,皆正定摄,此之正定,从闻思修得,行者心注一境,离诸邪妄,智慧生矣。第六、读经乃修慧必具之行,盖经诠慧学,不读经无由增慧解,舍此慧解,欲悟诸法真理,难可得也。 综上六事,修诸功德,布施行也,不缺威仪,戒学所摄,行三昧、入正受,则定学是,读诵经典,乃慧学也,三无漏学具足,福德智慧增上,是为往生净土,上品资粮!加上念佛形像,观想念佛也,称弥勒名,持名念佛也、正行功夫于焉具足,正助行两皆清净,弥勒慈尊,放光接引,自是顺理成之事矣。 释  疑 有人问我说:法师!大家都修弥陀净土,你为何独倡弥勒净土?我说:佛法以应机为要,默观今曰世界,众生苦难日深,亟需简易方便的佛法,来加以救度。弥陀法门虽好,但必信愿行三资粮具备,正行、助行无差,乃能蒙佛接引,不若弥勒净土,只须众生“薄淫怒痴,不厌生死,乐行六事法,愿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弥勒,蒙佛接引。”两相比较,往生弥勒净土,岂非太容易吗?今人大抵三毒炽盛,首先要其念佛至一心不乱,即不容易做到,何况还要虔修善根、福德、因绿之助行?所以我以为修弥勒法门,较为应机。 还有:我前面已说过,一心不乱,非人人能做到,而且一心不乱,只是正行,还有阿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助行,你有没有注意到啊!一个普通人,要他具备多善根福德因缘,谈何容易? 另外,我选择弥勒净土,主要是劝人依大乘佛教,“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其真正用意在此!我总觉得弥陀净土,在“劝发菩提心”这一方面,似嫌不够积极。根据地藏经来说:地狱众生,一曰一夜,万死万生。如果等我们在极乐世界修成功了,再回来度他们,那不知道那些苦众生,变成什么样子了?尤其下品下生的行者,往生极乐净土之后,要在莲花中待十二大劫,方能花开见佛,闻法修行,待他成功,又不知要经多少时间?所以我为了使大家发菩提心,早一点修成功,好在娑婆世界,救度苦难众生,所以进修弥勒净土。何况,现在我们跟随弥勒菩萨修行当中,也就可以自利利他,随时发愿,救度地狱罪苦众,不需等待自己修成功,再来度众生,比较适合大乘佛教的菩萨发心的精神,所以我几经思考,才决心选修弥勒净土的。同时我也诚愿大家,同来修弥勒净土。 要诀到弥勒净土的优点,除上面所介绍者外,还有以下几点,我也来介绍给大家吧:一、佛经上所到净土有多种:或在东方,或在西方,或在上下十方,距我们娑婆世界都很遥远,唯有弥勒净土,同在娑婆,且在欲界第四天,与我们太接近了。二、他种净土,泛摄十方众生,唯有弥勒净土,专摄娑婆众生。三、他种净土,或修完菩磋道得生,或修完声闻道得生,唯有弥勒净土,则只须由人道修持三皈、五戒、十善等善法,即可往生。行人往生之后,将来还可随弥勒菩萨,下生娑婆世界,成就人间净土。弥勒净土优点尚多,吾人修行,当然择优而易行之法门,以取速成正觉为期求了。 基于以上种种方便,所以我选修弥勒净土,我也诚恳地介绍诸方道友,同修弥勒净土,将来共同在弥勒菩萨领导之下,完成建设人间净土之本愿!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   […]

Continue reading →

极乐净土vs. 兜率净土

极乐净土vs. 兜率净土 (一) 第306期明觉 文:法忍法师 在整体佛教教义之中,「离苦得乐」可以说是的其中一个核心价值。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是因应众生不同的根器,而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而净土法门就是其中一个协助众生脱离轮回的法门,也是在末法时代一个最为流行的法门。 自古在中国佛教流传的净土信仰,主要为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及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弥勒兜率净土信仰一直没有形成专宗,又於东晋期间开始衰落,最大原因是与弥陀极乐净土兴起有关。弥陀净土信仰因有道绰、善导等大师的竭力提倡,其中虽然缺乏直接的师承,但是后代依据诸师的著述而编造出净土祖师的系统,净土宗也就成为弥陀净土信仰的专称了。因此,笔者希望从国土观景、众生形象、得生方法、境界等方面,将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与弥勒佛菩萨的兜率净土作一比较。 净土 在佛教思想之中的净土,是相对於如我们娑婆世界这样的「五浊恶世」1 的秽土的一个概念。而在佛教的净土之中,有不同性质及不同种类的净土,如《维摩经・佛国品》谓「心净土净」,如《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华严经》之莲华藏世界,是以心净土净说为本。另一种是「他方净土」,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东方净琉璃净土。另外,还有「唯心净土」及「人间净土」说之出现。 弥勒菩萨与其兜率净土 弥勒的梵音是Maitreya,译音为「梅呾丽耶」。2 因为他在行菩萨道时就主要修习慈心,故名慈氏。据说弥勒菩萨曾经由佛陀授记,将在五十六亿万年后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这个国土成佛,度化众生。 至於弥勒净土则大可分为两种:一是弥勒未来成佛时所成就的「人间净土」,有关信仰称为「下生(人间)信仰」;二是弥勒菩萨现在居於兜率天的内院,即所谓的「兜率净土」,有关信仰即「上生(兜率)信仰」。而本文所讨论的对象只是兜率净土,即上生信仰。 兜率是梵文Tusita译音,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是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於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3 兜率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之居处,亦即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亦为补处菩萨,於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於龙华树下成佛。「一般所传内院有四十九院,或即依据弥勒上生经之说而来,其经文谓『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4 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之所居,享受欲乐。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於人间之四百年,换算之,约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但古之记数法为五十七亿六千万年。」5 另外,得生兜率内院的行者会与弥勒菩萨一同下生此土,作为弥勒佛当来弘教之胁侍。 阿弥陀佛与其极乐净土 汉传佛典之记载,阿弥陀佛是Amita-buddha的音译,意译无量光。关於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6 有关极乐往生之教义与阿弥陀佛之信仰,自古印度以来即极兴盛。於现存藏经中,关於弥陀与极乐之著作多达两百余部。7 而在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之中记载:「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8 即指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正因为有如此的记载,所以便有了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方」的概念。故极乐世界又称西方净土、西方安养净土。 那么,为什么这个世界名为极乐呢?根据《阿弥陀经》的记载:「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9 而且在极乐国土之中,又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报。再者,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等净土三经之记载,往生於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陀,即得开悟。所以,这个阿弥陀佛的净土因众生没有众苦,而只受诸乐,故名为 「极乐」。 ——– 1 参考《佛光大辞典》「五浊」一条,页1201。「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2 参考《佛光大辞典》「弥勒菩萨」一条,页6424。 3 参考《佛光大辞典》「兜率天」一条,页4385。 4 同上,(《大》一四・四一九上)。 5 同注3。 6 参考《佛光大辞典》「阿弥陀佛」一条,页445。 7 参考《佛光大辞典》「极乐世界」一条,页5481。 8《佛说阿弥陀经》,载於《大》一二・三四六下。 9 同上。   极乐净土vs. 兜率净土(二) 上一次的文章已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及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作了一些介绍,本文会进一步从得生方法,将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与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进行比较。 全靠自力的弥勒兜率净土 在佛教的哲学之中,要得生天堂就是修五戒及十善。但要生弥勒的兜率净土就算能够修十善法,恐怕也未必能往生。因为《弥勒上生经》上说:「要修行众多的三昧,要深深的进入正定聚,才能够往生。」1 另外,往生弥勒兜率净土除了要修十善之外,还要具有「施、戒、修」2 等三种功行。因此,要往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是没有方便法门,又不能仰仗佛力接引,在临命终时又没善知识会出现於行者之前,助其往生。所以,只有全靠行者的修行功夫、严持戒法及甚深的禅定才能得生兜率净土。 自力与他力并重的弥陀极乐净土 当提及西方极乐净土之时,很人都会同时讨论有关「自力与他力」、「自度与佛度」、「易行与难行」等问题。甚至於有人贬抑弥陀净土那种「乘佛愿力,仰仗於菩萨的慈悲普救」的易行道或方便法门。这可以算是对弥陀净土的误解,因为要得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除了是要仗阿弥陀佛的佛力接引之外,行者的信心、愿力、修行都同样重要。根据《阿弥陀经》之记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三个要素就是信、愿、行,在中峰国师所编的《三时系念佛事》之中更指明「信、愿、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信、愿、行的实践,就是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为往生净土而发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种心念具足,加上唱诵此佛之名号为唯一之修行要素,故此简易的修行方式,又称为易行道,或信心道。 弥陀的净土修行法门主要以观想和持诵佛号为主。观想(集中心念於一对象)者,由忆念弥陀之清净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总其观行共有十六种,详述於《观无量寿经》。在高段的观想中,行者观想自身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若进一步见阿弥陀佛现前,则保证必能往生净土。此种观想方法较为困难,因此在慧远大师之后,渐行没落。 […]

Continue reading →